close

与《三姐妹》中的其他角色相比, 玛莎不那么受制于自由泛滥的激情;她独树一帜,十分大胆,甚至有 的时候完全无所畏惧。她鄙视自己微不足道、鲁钝的丈夫,并对她所 身处的狭隘世界完全不满意。她甚至经常放任自己说出残酷的侮辱之 词。虽然剧中只是隐晦地提及她与维尔希宁的婚外情,并没有充分展 开描写,但还是令我们瞧不起她:她没有独自背负自己悲惨命运的力 量。易卜生的海达·加布勒从那种摧枯拉朽的非人性的优越感中获得 力量,但是玛莎缺少这种优越感。相反,她的轻蔑在她看来似乎是一 种失败,是她宿命的孱弱性格的又一个证明,而不是她的力量来源。 玛莎后来在剧中反思她的怒火: 一个人要是一点一滴地抓住了一点幸福,可接着又把它丢失了, 好像我一样,那么着您就慢慢粗野起来,变成一个不好的人了。(指 着自己的胸膛)我这里都快沸腾了…… 【脫髮治療】被稱為最先進的植髮技術?ARTAS植髮3大好處! @ 香港脫髮研社 :: 痞客邦 :: 这一刻的自我审视很快便过去了。这就是契诃夫在角色认知方面 给予我们的所有内容:他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概念并不上心(伊林 娜的未婚夫图森巴赫在决斗中死亡,这是一个低沉的逆转,是一个反 高潮,而不是高潮)。在该剧的结尾,死气沉沉的环境却出乎意料地 出现了逆转:军官们要离开了,其中有玛莎的情人维尔希宁;而图森 巴赫死了——伊林娜带着矛盾的心情刚刚接受他的求婚。剧作家似乎 朝着传统的戏剧结构稍稍靠近了一点,但立即就逃开了。契诃夫让我 们听到玛莎的上述话语,正如他经常所做的那样,他通过这个举动向 我们展示了角色的自我暴露,但是这样的时刻与其说是在揭示角色的 内心,倒不如说是在嘲弄角色。玛莎是以什么方式“一点一滴地抓住 了一点幸福”的?和维尔希宁一起,那是当然,但是或许还有其他的 时刻:我们经由这个提醒才想起来,我们对她的过去了解得那么少! 她为什么要嫁给那个当小学教师的丈夫?她年轻时候的梦想是什么? 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。在该剧的前面部分,玛莎用讽刺的口吻祝酒: “敬幸福的梦想……并且但愿我们永不醒来!”她痛苦地意识到,只 有刻意忽略现实才会得到一丝幸福。但她无法保持无知和幸福,她清 楚自己的痛苦并不会给她带来什么好处。 在《三姐妹》的最后,契诃夫巧妙地将以下四件事情并置:军官 们的离去,三姐妹的不满,她们弟媳的专横,以及最痛苦的一件事 ——玛莎的丈夫欣喜地展示他从学校里一个男学生那儿没收的假唇髭 和胡子。这一试图活跃气氛的举动实在是太粗糙,太不自然,太麻木 了。然而,这个愚蠢的丈夫库雷根正是以这种漠然的态度向我们展示 了一种生存方式,我们谁也无法太严厉地嘲笑这种生存方式。尽管他 令人讨厌,但是他仍然以比三姐妹更旺盛的精力来掌控生活,不过我 们永远更喜欢三姐妹的敏感,因为她们始终对爱情感到不满。库雷根 沉闷迟钝,不过他也是一个善良的好心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randsly1 的頭像
    brandsly1

    brandsly1的部落格

    brandsly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